玩家以网络游戏作为归属,然而玩家的归属感,屡遭传统价值的漠视与践踏。
------七年前,一部由游戏玩家们制作名为《网瘾战争》的影片为那些没有在网游中受到负面影响的玩家们发出声音。
杨永信“归来” 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
当今社会,互联网全面普及,“网瘾”一词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,从儿童到老人,网络早已经是我们生活,学习,娱乐,交流的重要部分。
然而有那么一些人,至今还在宣传着所谓的“戒网瘾”事业,依旧通过妖魔化网络,毫无科学依据的治疗手段来牟取暴利。给无数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永远无法磨灭的阴影与伤痛。
2016年8月7日,一篇名为《杨永信,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》的文章在朋友圈及贴吧、微博等传播开来,将数年前曾以“电击疗法”戒网瘾受到舆论关注的杨永信再次拉回公众视线。
杨永信如同魔兽世界中的燃烧军团“归来”,如今的游戏玩家们再也不是弱势群体,他们感到愤怒,他们将为那些受到伤害的所谓“网瘾少年”讨回“公道”。
杨永信:治疗“网瘾”很简单 一“电”就好
2008年7月3日,在央视纪录片《战网魔》第四集“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”中,狠狠地抨击了当时以魔兽世界为代表的网络游戏,将这些游戏严重妖魔化;这个时候,一个叫杨永信的教授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了人们面前,那些被父母认定为有“网瘾”的孩子陆续被送到了杨教授的戒网瘾中心,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每个从戒网瘾中心13号电疗室出来的孩子似乎都得到了净化,他们承认自己有网瘾,“真诚”地认错,向父母道歉,甚至向杨永信下跪以示感谢。
《战网魔》和同名书籍宣传之后,其他一些包括央视1套《法治在线》栏目2集专题片《网梦醒来》,央视10套、央视9套《人物》栏目播出的《网瘾戒治专家杨永信》,央视1套《百姓故事》栏目的《网瘾背后》,央视内参片《谁来拯救网瘾孩子》在内的电视纪录片,光明日报、人民日报、健康报、小康杂志、家庭杂志、山东卫生等报刊也刊发相应纪性报道,对杨永信及该节目表示赞扬。
毫无疑问,那个时候的网络游戏就是父母长辈眼中的妖魔鬼怪。
于是,越来越多的“网瘾少年”被他们的父母送到了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,接受电击治疗,然后也如父母所愿,他们出那里出来之后成了大人眼中的“好孩子”,他们已经被彻底改造,再也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危害。
然而,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?
所谓治疗,其实是驯服
2009年8月,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制作了名为《网瘾之戒》的新闻专题,记者探访了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,真实揭露了所谓的“网瘾”治疗方式,尤其的最令玩家感到愤怒的“电击疗法”。
柴静对杨永信问道:具体是怎么治疗孩子的?
杨永信回答:“就是利用电击”,“借助电休克治疗仪”,“在电击的过程中问他/她为什么会来这里,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承不承认自己有网瘾,不承认错误就一直电,直到他们完全屈服”
说这些话时杨永信一直是面带微笑的,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,似乎是在告诉记者,这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治疗手段,又仿佛在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一样。
那么电击治疗究竟是这样一种感受呢?记者采访了一些受过电击的“网瘾少年”。
从戒网瘾中心出来后的孩子对记者说道。
“他们对着你的太阳穴进行电击”
“然后钻心的疼痛让人无法忍受,之后就是抽搐。”
“别的孩子一起按住我。”
“那种感觉说不上来,真的经历过了才知道。”
“如果真要说的话,就像是那种特别高频率震动的小锤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阳穴,痛不欲生。”
当记者问起这种“治疗”持续多久时,孩子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。
“40分钟。”
是的,长达40分钟的太阳穴电击,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疼痛,在这种情况下,你只能屈服,承认自己的错误,承认自己有网瘾。
杨永信制定了一共86条规定,没有学生知道他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定,他们只知道如果违法,立马进13号治疗室接受电击。这些规定具体的包括“说老师坏话”,“和家长说想回家”,“吃巧克力”,“坐杨叔凳子”,“上厕所锁门”等。抽象的诸如“严重心态问题”,“挑战杨叔权威”,“执行力不足”等。而除了这86条规定外,如果“表现不好”,自己的名字后就会被加圈,一旦加到的圈超过五个,学员将进入13治疗室进行电击。
杨永信鼓励戒网瘾中心的学员们相互举报,举报别人违规的学员能够不必送进电疗室,被举报的学员则会被立刻送进电疗室。最后,为了不让自己再遭受电击治疗,他们接受现实,相互揭发,完全服从戒网瘾中心的规则。
从那里出来之后的“网瘾少年”
“我剩下的日子就是为了让你们痛苦。从此我不做任何事情,让你们断子绝孙。”
“到现在,每当我看到杨永信三个字时,心里还是一阵阵后怕。如果等中国将来哪天法制健全了,有人惩治他了,我将第一个站在证人席上。”
“从那里出来之后,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完全信任他人,哪怕他是我最好的朋友”
“现在一提到杨永信这个名字,内心就会莫名的恐慌,就会想起当初被电击时的情形”
“都过去这么久了,我依然无法原谅父母,而父母也没有因此悔恨过,他们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们好,即使这种方式是错误的”
没错,这就是从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出来后的“网瘾少年”们的想法和感受。
游戏玩家之怒 网友集体声讨杨永信
2016年8月10,也就是在《杨永信,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》发表之后,游戏圈内的知名玩家们纷纷转载了这篇文章,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知名魔兽世界玩家“林熊猫”在转载这篇文章之后评论道:“行禽兽事,挣杀人钱”,虽只有8个字,但观点却是足够犀利。这也几乎就代表了游戏玩家们的心声。
知名游戏媒体人“火狼”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发布了名为《七年前,我愚蠢地单方面宣布了对杨永信战争的胜利》的文章,他在文中这样说道:我是“魔兽”?你是禽兽!
在《杨永信,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》文章受到大量网友的关注之后,一些当初受到杨永信戒网瘾中心伤害的学员也站了出来,声讨杨永信。
2016年9月8日,新浪微博网友“未消逝地青春”发布了头条文章:《电击下的少女和被毁掉的人生》,揭露了杨永信和戒网瘾中心面具后面丑陋的嘴脸。
许多知名的游戏媒体也发表关于采访杨永信事件的文章。
电子游戏是第九艺术 不是“海洛因”
第九艺术:电子游戏,是全球最受人们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。
2016年8月14日,第六届DOTA2国际邀请赛(Ti6),来自中国的战队wings夺得冠军获得高达6051万RMB的奖金,央视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,报道中称整个Ti6赛事获得了上亿人的关注,狠狠地打了戒网瘾专家杨永信等人的脸。
不久前,国家也增补了电子竞技专业,国内有高校也专门开设了电竞课程,电竞比赛也在积极地申请成为奥运项目。
手机游戏、电脑游戏、电视游戏早已经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。时间是最好的证明,电子游戏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,所谓“电子海洛因”,不攻自破。
终有一日,游戏玩家会为人父母,那时候的他们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类似的伤害。
过去和现在,也许无力改变。
可未来,是我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