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手机游戏《王者荣耀》引发争议,媒体报道多起未成年人因沉迷游戏而引发不良后果的事例,杭州有一教师撰文称智能手机是新时代的“黑网吧”。日前《王者荣耀》所属公司腾讯发布号称“最严防沉迷措施”,限制未成年人每日游戏时间,但经过测试发现,未成年人仍可通过不同手段超时登录游戏。对此,有家长表示,腾讯的“防沉迷三板斧”对于真正沉迷游戏的孩子作用不大;亦有家长开始反思:自己作为成年人尚且陷入游戏不可自拔,还怎么去教育孩子?
暑期将至,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和时间更多了,该怎么预防孩子沉迷游戏?对有成瘾倾向的如何干预?专家表示,家庭因素才是沉迷游戏问题的核心,对于已成瘾的需介入专业手段,预防成瘾亦有多种措施。
现状
沉迷不分年龄,家长也深陷游戏
近日,未成年人沉迷《王者荣耀》引发舆论震动:杭州一名13岁学生因玩《王者荣耀》被父亲批评就从4楼跳下致全身多处骨折;广州一17岁少年连续玩游戏40小时,诱发脑梗,险些丧命;深圳一13岁少年拿做心脏病手术的“救命钱”充值王者荣耀等手游。
有家长戏称,如今朋友圈的日常已变成:吃饭、睡觉、上班和骂《王者荣耀》。该说法虽然有夸张,但也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家长对手游占领孩子时间的担忧。
天河某校初中生小欣的妈妈说,孩子从接触手机以来就喜欢玩游戏:“以前玩《奇迹暖暖》,后来玩《洛丽塔》,最近又玩《王者荣耀》,流行什么玩什么。”最让她担心的还是《王者荣耀》,因为一局时间比较久,玩完了人很兴奋,不舍得放下手机,“在公交车上看到别人玩,她还要探过头去围观”。
如今腾讯虽然发布了防沉迷措施,但影响不大。“晚上允许她玩,本来时间也不长,但是一催她,她就不高兴,有时候恨不得摔手机。”
有家长表示,若真的上瘾了,腾讯的这些措施是无法真正做到“防沉迷”的。
亦有家长开始反思:自己作为成年人尚且容易陷入游戏不可自拔,还怎么去要求孩子?
刘先生向记者表示,自己每天打《王者荣耀》好几个小时,有时上班也不专心,总想趁机打几局。“最容易让人上瘾的就是好友组队打,彼此之间竞争排位。这和前几年流行的偷菜等带有社交性质的游戏有些类似。”他庆幸女儿不玩,否则孩子可能会像自己一样沉迷。
广州日辉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主任何日辉表示,一般来说,相较于成年人,未成年人更容易沉迷手游。一方面,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,手游很容易接触,只需要一台手机;另一方面,未成年人普遍面临着学习压力,在互联网时代,玩手游成为最便捷的释压方式。而游戏中的团队作战、升级等能使未成年人获得极大的荣誉感和兴奋感,因此也更有吸引力。同时,未成年人的三观尚处于形成阶段,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,尤其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,为了寻找共同话题而跟着身边的朋友一起玩。
析因
家庭教育与科技发展再次角力
正是因为以上熟人社交推广的模式,让《王者荣耀》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迅速发展为如今官方数据公示注册用户超过2亿,日活跃用户5000万,每天开局8000万场的“国民游戏”。而每局15-20分钟的碎片化娱乐方式加上移动电竞的便利特点,不仅吸引了传统男性玩家,更引起不少女性兴趣。以上特点,并不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化,能吸引成年人的,同样能够吸引未成年人。
有家长认为,科技发展浪潮每每给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新体验时,都会发生此类抵制和声讨。“我们小时候爸妈不让看电视,不就和我们现在不让孩子玩游戏是同一回事么?那时候看电视上瘾,现在打游戏上瘾,其实都是娱乐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,所以关键问题不在电视或游戏。”一名80后家长这样向记者表示。
该家长认为,如果家长回想起小时候父母拔掉电视机插座的心情,就可以理解现在孩子被没收手机的感受。“过分压制会反弹,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,他们就没那么多心思看电视、玩游戏了。”
对此,亦有评论表达了对游戏的赞同态度:“游戏,已经不仅仅是游戏,而是附着于游戏之上的一种社交方式、生活方式、娱乐方式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作为家长,如果一味地压制、反对手游,即是压制、反对孩子的社交方式、生活方式、娱乐方式,其难度之大,效果之差,反弹之剧烈,矛盾之复杂,可想而知。历史地看,家长和游戏的矛盾,其实是家庭教育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角力。许多极端个例的产生,都是现代技术飞速发展,而家庭教育进步缓慢乃至止步不前的结果。”
建议
做好预防,建立底线思维
何日辉指出,究其根源,家庭因素才是问题的核心。“沉迷手游的青少年,往往家庭中存在亲子关系问题。要么是父母太忙,缺少应有的陪伴;要么是二胎家庭中,当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弟弟、妹妹身上,孩子心理上有落差,产生孤独感,从而对游戏产生依赖。”
那么,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?何日辉认为,对于已经玩手游上瘾的孩子,最好由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干预,让孩子尽快回到原来的成长轨道上。父母不应一味指责孩子,而要对孩子有客观、全面、理性地认识,同时花时间进行陪伴。
而针对尚未成瘾的孩子,父母也应做好预防,在多陪伴孩子的同时,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底线思维。“不是不让孩子玩游戏,而是要培养一种良好的条件反射。比如,先玩游戏还是先写作业?玩游戏的话,是玩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?将选择权交给孩子,但是,当约定的时间一到,父母要立即过来监督孩子下线,不能有任何妥协,由此树立孩子的底线思维。慢慢地,孩子就会有条件反射,能够自控了。”何日辉说,游戏不是洪水猛兽,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通过游戏放松,但关键在于,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暑假来了,如何分配孩子的时间和精力,这个问题也令不少家长感到头疼。为此,何日辉支招,暑假期间,可以适当延长孩子玩游戏的时间,但仍以培养孩子自控力为主,比如规定一天只能玩两个小时,但时间段由孩子自己选择。另外,家长应为孩子尽量安排不同的活动,比如旅游、夏令营、家庭聚会等。
“最重要的是,家长不要推卸责任,对孩子不管不问。”何日辉表示。